德足协副主席点评引热议,基米希未达预期?京多安国家队蜕变获盛赞
德国足协副主席汉斯-约阿希姆·瓦茨克(Hans-Joachim Watzk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两名国家队中场核心——约书亚·基米希(Joshua Kimmich)和伊尔卡伊·京多安(İlkay Gündoğan)的表现发表了犀利评论,引发足坛广泛讨论,瓦茨克直言基米希“尚未证明自己具备顶级球员的稳定性”,而京多安则因“从俱乐部到国家队的蜕变”获得高度评价,这番言论不仅触及德国队中场架构的核心问题,也为2025年欧洲杯的备战蒙上一层微妙氛围。
基米希的“证明困境”:数据亮眼,关键战隐身?
作为拜仁慕尼黑和德国队的双料中场主力,29岁的基米希长期以来被视为“拉姆接班人”,但其近年表现屡遭质疑,瓦茨克在采访中表示:“基米希在俱乐部层面贡献显著,但国家队大赛中,他尚未展现出与声望匹配的决定性,我们需要他在高压比赛中承担更多责任。”
数据显示,基米希过去两个赛季在拜仁场均传球成功率高达89%,并贡献12次助攻,但德国队在2024年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失利中,其防守漏洞和进攻选择问题被反复提及,对阵西班牙的八强战中,基米希的右路被对手频繁突破,且全场仅1次关键传球,德国名宿马特乌斯曾指出:“基米希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是防守屏障还是组织核心?目前他两者都未做到极致。”
对此,基米希的支持者认为,德国队整体战术混乱是主因,前主帅弗里克尝试让其担任后腰、边后卫甚至前腰,导致其特点难以发挥,而瓦茨克的批评或许暗示新帅纳格尔斯曼将在欧洲杯前调整中场配置。
京多安的“第二春”:从曼城替补到国家队灵魂
与基米希的争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33岁的京多安近两年在国家队的表现堪称“现象级”,瓦茨克称赞道:“伊尔卡伊在巴萨的适应期结束后,仿佛打开了新篇章,他在国家队的领导力和技术展现完全不同于俱乐部时期。”
2023-24赛季,京多安以自由身加盟巴塞罗那,初期因年龄和伤病问题仅获得零星出场机会,然而回到德国队后,他却在欧国联和世界杯预选赛中扮演核心角色:6场比赛贡献4球3助攻,场均创造2.5次绝佳机会,尤其在3-1击败法国的关键战中,京多安梅开二度并完成117次触球,赛后获评全场最佳。
分析认为,京多安的爆发源于战术解放,纳格尔斯曼将其位置前移至影锋,利用其无球跑动和禁区嗅觉,而非在巴萨承担的拖后组织任务,德国《踢球者》杂志指出:“京多安证明了老将的价值——他的经验和大局观是年轻球员无法替代的。”
舆论分裂:批评是否公允?
瓦茨克的言论迅速引发两极反应,拜仁CEO德雷森公开反驳:“约书亚是欧洲最全面的中场之一,他的职业态度无可指摘。”而多特蒙德名宿里肯则支持瓦茨克:“德国队需要直面问题,基米希确实缺乏哈维或克罗斯式的统治力。”
球迷阵营同样对立,在社交媒体发起的投票中,52%的参与者认为基米希“被高估”,但亦有48%的球迷指责足协“转移矛盾”,认为球队战绩不佳应归咎于青训体系和教练组。
欧洲杯前景:中场重组势在必行
随着2025年欧洲杯临近,德国队的中场配置已进入关键调整期,纳格尔斯曼近期试验了多种组合,包括让维尔茨搭档京多安的双前腰阵型,或将基米希回调至右后卫,若无法解决核心球员的定位问题,东道主的夺冠之路恐将坎坷。
值得一提的是,瓦茨克在采访结尾强调:“批评是为了进步,我们相信基米希会以行动回应,而京多安将继续成为更衣室的榜样。”这番表态既缓和了矛盾,也为后续调整留下空间。
德国足球的复兴离不开中场引擎的驱动,基米希与京多安的对比,折射出球队在“技术流”与“铁血精神”之间的摇摆,无论舆论如何发酵,2025年欧洲杯的舞台,终将成为检验两人价值的终极考场。